肥猫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崛起烽燧 > 第三十九章 罗斯国来使

第三十九章 罗斯国来使

是苏策教的,大乾对于食物的处理太粗糙。

    小麦只会做成麦饭,就是和大米一个处理办法。

    还是苏策带着亲卫进山运回来石头,请石匠做成石磨,建了一座磨坊,这才有了面粉。

    现在的李常越来越像长城城里面大户人家的管家了。

    每当苏策想出来什么新主意,李常都会把保密工作做到极致。

    更是在知道主母有孕在身后,把酒坊搬走了,问苏策要了两千贯钱,就在苏庄的南边建起来了一座工坊,高墙围着,里面只有占地不到四分之一的酒坊,说是以后还有什么产业也放到里面。

    每天亲卫带着稍大点的孩子带刀挂弓巡视着苏庄和工坊。

    匠人们也重新安置在苏庄和工坊的中间。

    李常心里有一个梦想,就是亲手建一座城,现在虽然不能建城,但并不妨碍他把苏庄建成一座缩小版的城池。

    苏策看过李常画的草图,很有想法,不过这也意味着苏策要出很多钱,不过苏策也没有反对,毕竟这是苏家的基业,也是为了苏家能够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所以苏策就索性让李常放开手脚,苏庄不是他苏策一个人的,亲卫,食邑,庄户,匠人,所有人为的就是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。

    不过苏策也给了李常限制,就是必须留足全庄所有人三年的粮食,这个目标今年必须实现。

    苏策上一世能给这一世的帮助并不多,毕竟两世为人,很多事情没有提示,从记忆中翻不出来。

    平静的日子没让苏策两天,六月的最后一天,苏策去大食堂吃早饭,虽然会有下人把早饭送到苏府,但是苏策还是出现在这里。

    苏策不相信有什么忠诚,所谓的忠诚最根本的就是利益,利益加上信任才是忠诚。

    所以每天出现在大食堂,让庄里的人都能看到自己,潜移默化的让庄里的人明白,现在吃得饱,穿的好,住的暖的日子是谁给他们的。

    三代贵族的道理,不仅仅是贵族自己本身习惯的培养,还不能忘记培养附属在贵族生存的附庸。

    贵族的底蕴来自附庸,这句话苏策也是偶然想起,这才有了苏策对于亲卫和食邑的全力培养。

    苏策觉得自己有现在,是幸运使然,幸运的能在战场上活下来,见过太多人,听过很多事,而战场之外更多都是是自己对人心的琢磨。

    掌握了人的欲望,那就满足他,只有这样苏家才会有做大做强的可能。

    特别是大阅那天其他勋贵对于自己这帮新晋勋贵中部分人的鄙夷,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苏策和这些人一样都是勋贵眼中的“幸运儿”。

    况且这些新晋的勋贵很多人都投靠了老牌的勋贵,这就更让人看不起了,苏策虽然并没有投靠谁,但是稍微一打听,就明白苏家也不过是一个小门小户,没有拉拢的价值。

    也是在大阅那天,苏策对于部分勋贵产生了极大的失望。

    什么是勋贵,维护帝王威严的群体,虽然平日里不需要做什么事情,但是却身在统治的阶级,真到皇帝用的时候,那就是要拼命的时候了,要是赶不上趟,那现在的享受都会变成索命的屠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