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猫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崛起烽燧 > 第三十二章 苏庄

第三十二章 苏庄

以后苏策就打算在这里度过余生了,边关上卖过命,这些他心安理得。

    军伍生活虽然精彩,但是打打杀杀的,哪里有陪着家人重要呢。

    从六月到十月份,整整三个月苏庄才建了起来,说是苏庄,不如说是一座大院子。

    毕竟这片地方周围也没有什么人,一百多个孩子,不围起来,万一被野兽叼走了怎么办?

    整座苏庄四四方方的,用四米高的墙围着,分为内外两院,内院是三进,苏家四口人就住在里面。

    外院的建筑就多了,东边修了一座环形大院作为私塾,东边一排房间是自己那玩笑般,一百食邑的暂居之地,剩下的三排,南边一排以后作为书馆,西边一排住讲习先生,北边一排朝阳,做为教室。

    是的,苏策以后就准备在这里耕读传家了,为此还请了四位在长安求学的穷书生做讲习先生。

    在苏府的西边留了一片空地,作为校场,苏策可不会放弃自己好不容易练出来的一身肌肉,以后万一有战事,苏策也不至于荒废掉,上了战场送命,同时,这些府兵遗孤,也是需要多学点保命的本事的。

    虽然这些食邑都是小孩子,暂时帮不了苏策,但是这何尝不是一个机遇,苏家要想在这长安过好,以后也要早做打算。

    苏庄很小,因为人少,以前是没有办法,苏策只能自己去当府兵或者去考取功名,小富即安的性格,苏策已经很满足现状了。

    外院剩下的地方就建了些一模一样大小的小院,这是那些亲卫及家属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还有粮仓,库房,马厩,牛棚,大厨房,前三者没有什么好说的,大厨房更像是一座集体餐厅。

    整个院子只有正门和两个偏门,正门朝南,正门按照伯爵的规制营建。

    东侧门才是日常出行所用,西侧门靠着牛棚,出门就是耕地。

    在外院的四角各建了一座六米高的青砖塔楼,虽然苏策觉得没有什么必要,但是苏老爷子却坚持要建,苏策拗不过,只能顺从呗。

    苏策虽然从内到外都是一个标准的大乾人,但是真没学会让别人伺候自己。

    所以与其说建了一座庄子,不如说建了一个大的家。

    在这个除了苏策父母年龄超过五十的院子里,年龄最大的也只有亲卫的头头李昌,他也才不过三九年岁。

    一切进入正轨后,苏策发现自己快没有钱粮了。

    白银剩下不到三千两,粮食足够吃到明年。

    但是未雨绸缪,那帮小子混熟了,慢慢皮了起来要不是有着李昌和讲习先生的约束,这帮小子还不翻了天了。

    随着天气的转冷,整个苏庄却随着众人的熟悉变得更有生机。

    至于土地,苏策今年没有播种,一方面受建庄影响,另一方面也是真的缺人手,一万一千亩地,整个苏庄青壮二十一人,这不是种地,这是要谋杀。

    不过也没有多大关系,苏庄就在长安城外西北十里的渭水旁,长安居大不易,不管是对于官员还是百姓都是如此,只要去长安县衙报备一下,相信会有很多佃户愿意成为苏庄的庄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