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猫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汉末之我为刘辩 > 第一百七十四章 赏

第一百七十四章 赏

只并州军的第二领导人便是王越。

    王越是刘辩的师傅,这是嫡系,刘辩对他十分的放心,加上先前王越带兵练兵,功劳和苦劳都有,所以刘辩自然要提高他的地位。虽说王越的官位并都没有提高,但是领兵的人数却是有了极大的增涨,王越对此是很满意的。

    此外刘辩又封刘同为偏中郎将,领精骑营。封刘新为偏中郎将,领神机营。封关羽为刀盾校尉,领刀盾营。封徐晃为坚枪校尉,领坚枪营。封高顺为陷阵校尉,领陷阵营。封高览为长弓校尉,领长弓营。封乞绡为匈奴校尉,领匈奴骑营。封张辽为西蒙校尉,领西蒙营。

    此外又封卞喜为军候,于精骑营效力。封杨丑为都尉,于坚枪营效力。封张飞为偏都尉,于刘辩做亲卫队长。封荀谌为监军,封田丰为别部司马,封何安为偏校尉。其他大小军官,各有封赏。

    如此并州军的建立算是完成。

    军队建立之后便是设定朔方郡的官员,虽然朝廷的任命还没有下来,但是这次刘辩可等不了,黄巾之乱就要到来,他要抓紧时间处理内政。

    荀谌建议说朔方郡境内平原居多,土地肥沃,适合农耕,若是大力发展农业,那么朔方郡则可以成为后方大粮仓。

    刘辩认为荀谌提议的有道理,既然要发展农业,自然是要请罗畋出来做事,这位屯田令在这两年里面也是立下了很多功勋,屯田地的粮食产量可一直都让刘辩很满意的,所以罗畋直接就任朔方郡太守一职。

    由罗畋全力在朔方郡发展农业,这样的安排绝对是妥妥的,但是罗畋在处理政务上并不是很得手,需要有一个大内政高手去协助他,于是荀攸主动提议说他愿意去。朔方郡已处于草原,荀攸对草原风光还是很向往的,此外他还可以对军城的建设有更多的帮助,于是刘辩就让荀攸出任了朔方郡郡丞一职。

    太守和郡丞有了,那么确保治安和防卫工作的郡都尉自然要有人去担任,这个重任刘辩就交到了张汛的身上。此前张汛也领军,但他的领军能力比起徐晃、关羽等人还是很不足的,但是驻守一方,安抚百姓,这些事情张汛还是可以胜任的。而且郡都尉一职也是实权地方高官了,这也是刘辩对张汛的一种认可和封赏,张汛自然是欣然领命。

    然而朔方郡好几个城都遭受南匈奴右部的摧残,这便需要刘辩信任的且有能力的人去接手,至少是要做好防卫工作的。对此董昭出了主意,他认为刘辩身边的十二生肖亲卫是有能力的,这其中有好几个人,刘辩把他们安排在伐木场这些工坊,是大材小用了,董昭提议调这些人去朔方郡各个县城担任县尉。

    于是刘辩便调了狮子卫于沃野城当县尉,双子卫于广牧城当县尉,天蝎卫于大城当县尉,射手卫于三封城当县尉。

    接着刘辩又在朔方郡内寻人保举了八个品德合格,能力出众者出任佐吏,合称并州四十吏。

    朔方郡的官员安置完毕,其他郡县刘辩也做了人事变动。云中郡,马场都尉白羊卫升任郡都尉。雁门郡,从事张泛升任司马,原常规营军候金牛卫出任郡都尉。

    其余空缺官职,皆有功勋业绩合格、百姓拥戴且品德过关者晋升担任。

    最后的重点便是刘辩要建立的军城,朔方郡以西百余里,划地十五平方公里,地处开阔近水源,建立军城,名西蒙城。

    刘辩建立西蒙营就是为了要驻守西蒙城,而让张辽担任西蒙校尉便是要让他去驻防西蒙城,这是对张辽建立功勋的封赏,也是刘辩对他抱有极大的信任和信心。诚然张辽的年纪如今尚小,也不过十五岁,若是过了184年也才十六岁,但是这家伙的本事是不小的。

    荀谌对此是提出过异议的,他觉得关羽或者徐晃也比较合适驻防西蒙城,毕竟他们年纪大一点,办事更沉稳。但是刘辩认为关羽和徐晃在军中的威望都不如张辽,不能服众,毕竟张辽已经跟了刘辩两年,在刘辩身边做亲卫长就有一年多的时间,领军时间也不短,更主要的是张辽有其兄长张汛和张泛的支持,也有老丈人甄逸的支持,这些都是关羽和徐晃没有的。

    年纪尚小,在刘辩认为并无关紧要,毕竟刘辩他自己现在也不过十一岁而已,现在谁会质疑十一岁的刘辩本事小不服众呢?一个都没有,所以刘辩觉得为什么要质疑张辽呢?

    况且张辽身边还有一票的云中小伙伴,这些人可都在军中效力,大小战事都有参与,如今军中可没有人小看这帮云中小游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