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猫小说网 > 科幻小说 > 影视剧里的任务 > 179【大清亡了】万更求订阅

179【大清亡了】万更求订阅

合起来。

    整体的大势已经升起来了。

    而在魔都,早在190年,英国橡胶商人麦边利先生开设了一家叫兰格致的拓殖公司公司。

    吹嘘其经营范围包括开辟橡胶园、挖石油、采伐木材等,然后开始招股,但虚假宣传了五六年却没什么业务。

    到了09年,美国人把橡胶买的都涨价了,外国开发成功的橡胶园企业主和投资人大获其利,于是购买橡皮股票的华夏人逐渐增加。

    就像商场大减价一样,甭管卖什么,总会有人一窝蜂围上去,于是人人争先,个个奋勇,不甘落后。

    麦边利和其他橡胶商人,利用这一大好时机疯狂的抬价,甚至兰格致公司作出庄严承诺——兰格致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,有按照票面额在上海外国银行押借现款的权力。

    但‘一言九鼎’的欧美银行竟然联合承诺,兰格致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,有按照票面额在上海外国银行押借现款的权力。

    也就是这个公司的股票和钞票一样,并且有外国银行界的无限额担保。

    这样,持有兰格致公司的橡胶股票和持有钞票的唯一区别就是:它等于票面价格时,可以等于钞票,但股价如果高涨,持有者还能赚钱。这岂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?

    捡钱的机会谁会放过,就跟现代炒股票一样,房子车子首饰珠宝黄金,什么值钱都押出去,然后再朝银行借上一大笔钱,疯狂的买进坐等发财。

    这一时期的人也是这样,把能变现的东西都当出去,然后疯狂的买买买!

    这年4月,每股60两的股面值,到一年后被抬升到1450余两,4倍的升值。

    可以此时,橡胶已经涨到了几乎和同等重量的白银一样的价格,价格泡沫已经到了极限,就等获利后捅破这个泡沫了。

    就和贾先生的下月回国一样,兰格致的橡胶公司的所有者麦边利先生,在价位高点卖出了所有股票,然后回国办点私事,从此杳无音讯。

    没多久泡沫就被戳破了,这一大波割韭菜,国际炒家在清国这片土地上,大约赚了045亿两白银。

    大清国的钱庄票号,因为贪图利息大量的放贷,手里的银子都被掏干了。把欠债人都逼的跳了黄浦江能怎么样?银子是收不回来了。

    至于欧美银行那个担保,那就是放了个屁。法律效率大不过拳头,当真你就是个二傻子。

    而恰在此时,庚子赔款要钱的时候到了,清政府勒令上海道台把存在源丰润的款子提出来,别把洋大人得罪了。

    中间又发生了一点扯皮的事,清政府自己给自己掘了坟墓的一角,拒绝提款的上海道台被革职。魔都的大钱庄总共被提走了几百万两银子,一下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    在那短短的一段时间内,承担银行功能的钱庄,大量的倒闭,破产。甚至向全国蔓延,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爆发了。

    而魔都的金融和经济整个瘫痪,其流动性彻底枯竭,从而导致基本店铺不开,开门无钱,成了一个无法交易,无商业活动的商业“死”城。

    而有趣的是这场金融危机成了革命的导火索,川汉铁路公司为了修建铁路,像四川的农民摊派征收所谓的“租股”。

    到09年已经募集到了700万两资金,官员贪污上下其手那就不必了,总督锡良就把川路公司当成了自己的金库,前后几年共挪用路款00万两。

    更糟糕的在后面,清廷派遣一个叫施典章的为川路公司总收支,即财务主管。

    而此人上任后不久,便调拨了川路公司50万两资金,等于当时公司已筹股本的一半,前往魔都进行投资。

    他大概不知道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这句至理名言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这场狂欢中他是韭菜,连底裤都输光了。

    后来清廷昏招迭出,一系列骚操作触发了一个大事件——保路运动。

    调集新军去镇压,又催生了辛亥革命,之后的武昌起义敲响了清政府的丧钟。

    烽烟迅速的弥漫了半个国家,等老袁重整旗鼓上任后,大清亡了。

    亡于一场金融危机,亡于脑残的朝廷官员,亡于严重的贪污腐败。

    人人嘴上喊得忠于朝廷,可心理全都是自己的算盘。

    它亡的不怨。

    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大发其财的,帮助清政府掘墓的还有袁鹏飞。可要问袁鹏飞在这里面捞了多少,他自己也算不清楚。

    提前布局,伦敦就有他的两家橡胶公司发行了股票,魔都还有一家,大概除了那些大财团就属他割得最多了。

    他现在突然很想:我从来没碰过钱,我对钱没有兴趣,玩这一手仅仅是兴趣而已。